-------------------------------------------------------------------------------------------
2015中國泉州機械制造工業展覽會將于12月下旬舉辦
從南安市工業辦獲悉,由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泉州市經信委和南安市政府指導,泉州市裝備制造業協會和南安市裝備制造業協會參與協辦的“2015中國泉州(南安)機械制造工業展覽會”將于12月18日—20日在泉州市南安成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展會預設展位總數1000個,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展出設備以整機為主。
據悉,這是南安成功國際會展中心落成以來,首次承接機械裝備的大型展會。機械裝備是南安市的支柱產業之一,2012年,南安市首批獲得“福建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裝備制造)”認定,2014年《南安市機械裝備千億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正式出臺實施。截止目前,南安共有機械裝備企業6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5家,億元以上企業65家,上市企業2家。
記者了解到,今年1—10月,南安市機械裝備產業完成規模產值301.9億元,比增24.6%,增速居五大產業首位。經過多年發展,南安市機械裝備產業已形成了集研發、加工、裝配、物流為一體,“產業+基地+市場”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正視發展短板
11月25日,南安市副市長黃景陽出席泉州裝備協會與南安裝備協會的交流對接會,他指出,南安市機械裝備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體水平和發展層次還不夠高,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例如:有規模,缺實力;有數量,缺龍頭;有體系,缺創新;有產品,缺成套。
主要表現在:龍頭企業有待壯大。當前,南安能夠起到支撐和帶動作用的大企業偏少,特別是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大集團,難以形成上下游配套協作的“滾雪球”效應。截止2014年底,產值10億元以上的機械裝備企業僅4家(閩發鋁業、輝源金屬、固美金屬、福南銅材)。
創新能力有待提升。雖然南安多數企業十分重視研發能力建設,但普遍缺少相對穩定的研發團隊和持續的研發投入。此外,關鍵設備及技術依賴進口,引進技術處于消化吸收過程,尚未掌握系統設計與核心技術,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分工協作有待強化。南安較多機械裝備企業停留在零部件生產加工環節,產品附加值不高,存在同質化競爭。機械裝備企業間相互分工協作能力不強,整體配套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大、中、小企業協作配套、互動共贏的發展格局。
人才隊伍有待建設。與發達地區相比,南安市城市知名度、城市建設水平、公共服務供給方面處于相對劣勢,對研發人才、高級技工等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強。企業反映人多措并舉促升級。
針對以上問題和不足,南安市正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和“數控一代”,以打造海西重要機械裝備產業基地為目標,持續推進機械裝備產業轉型升級。
著力提升優勢產業。數控機床方面,推進“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建設,重點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智能化數控裝備,提高制造過程的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水平。高端裝備方面,加快發展智能制造產業,努力研發適合本地的衛浴、陶瓷、石材等行業的加工、磨拋、搬運、分揀等作用的專用機器人,加快“機器換工”步伐。消防器材方面,著力發展適銷對路、系統高端的消防產品;鼓勵消防器材產品向石油化工、電力通訊、軍用等專業領域拓展。閥門制造方面,積極拓展石化與電力用閥、環保系統用閥、冶金系統用閥、化工成套裝置用閥、核工業用閥、城建系統用閥、海洋工程用閥等領域。
著力強化項目帶動。一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認真組織實施2015年本級90個機械裝備重點工業項目,做好項目跟蹤服務工作,力爭全年項目開工率達到100%,完成投資47億元以上。加快推進泉州汽貿城、成輝國際五金機電城等裝備服務業項目建設,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二要持續強化招商引資。利用閥門產業創業園項目推介會取得的前期成果,通過異地商會、南安鄉賢等信息,主動加強溝通對接,多渠道聯系,爭取閥門產業創業園項目盡早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