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近年底,A股舉牌潮再起。12月以來,已經有金洲管道(002443,股吧)、樂山電力、文一科技等19家上市公司遭遇舉牌。多家公司股東通過多次舉牌,持股比例距大股東僅“一步之遙”,未來還有繼續增持的計劃。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資本市場舉牌再度活躍,產業資本成為舉牌主力軍。由于目前股價分化嚴重,小盤股持續下跌,部分公司具備了投資價值。預計2018年連續舉牌謀求控股權的案例大概率會增加。
12月18日午間,金洲管道公告,公司股東霍爾果斯萬木隆12月1日至15日期間,陸續從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累計520萬股,已達到公司總股本的1%。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霍爾果斯萬木隆合計持有公司15.128%股份,仍為金洲管道的第一大股東。
金洲管道這樣被舉牌的A股公司并非個案。據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不完全統計,僅12月初至今,就有金洲管道、樂山電力、文一科技等19家上市公司被舉牌,去年同期數量為7家。
不少公司被同一股東多次舉牌。文一科技12月8日公告,公司股東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紫光通信于2月6日至12月6日期間,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876.47萬股,目前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從15%上升至20.54%。這已經是紫光集團第四次舉牌文一科技。
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自2016年1月份開始第一次舉牌文一科技,并在此后的2016年6月,2016年12月分別觸及第二次、第三次舉牌線。
文一科技12月14日公告稱,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未來十二個月內,繼續增持文一科技股票,合計增持股數100萬股-707.35萬股。受舉牌消息影響,截至12月15日收盤,文一科技在連續五個交易日中收獲4個漲停板。
從被舉牌的標的來看,12月以來被舉牌的公司多為市值100億元以下的中小公司,很多公司市值只有三、四十億元。其中一些舉牌者明確表達了繼續增持的計劃。
新南洋(600661,股吧)在12月11日被中金集團及一致行動人舉牌,三家公司于9月1日至12月11日期間累計增持新南洋1432.75萬股股份,達到公司總股本的5%。中金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表示,計劃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比例約為總股本的1%-10%。
關于舉牌原因,多數舉牌方表述為,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有利于優化公司結構。不過梳理發現,錢江水利(600283,股吧)、新鄉化纖(000949,股吧)等多家公司的股東通過數次舉牌,持股比例已經逼近大股東,并且未來還有繼續增持的計劃。
上述文一科技的案例中,紫光集團及一致行動人經過四次舉牌后,持股比例已經達20.54%。文一科技今年三季報顯示,公司控股股東三佳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為24.12%。在持股比例接近控股股東之時,舉牌方表示未來還將繼續增持,并對股權“志在必得”。紫光集團表示,本次增持不設定價格區間,將基于對文一科技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并根據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逐步實施增持計劃。
樂山電力12月16日公告,公司被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二次舉牌后,國網四川電力持有公司14.52%股份。從樂山電力現有股東結構來看,截至9月30日,第一大股東樂山國有資產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持股19.24%。國網四川電力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或減少在樂山電力中擁有權益的股份。
國網四川電力除了參股樂山電力外,對同在四川的岷江水電(600131,股吧)、明星電力(600101,股吧)、西昌電力(600505,股吧)三家電力公司都是控股地位。此次舉牌也引發市場對國網四川電力是否意在樂山電力控股權的猜測。在不考慮樂山電力現有其他股東增持的情況下,國網四川電力只需再進行一次舉牌,就可以超過現有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成功“上位”樂山電力控股股東。
長城證券收購兼并部總經理尹中余表示,近期資本市場舉牌確實比較活躍,一方面是目前股價分化嚴重,小盤股持續下跌,部分公司具備了投資價值。另一方面,ST生化要約收購案例的成功,也提供了示范意義。估計2018年連續舉牌謀求控股權的案例,大概率會增加。
某大型私募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舉牌的一個特點是,舉牌邏輯更多傾向產業投資的思維模式,不僅僅考慮的是殼資源價值,更加考慮標的擁有的稀缺業務體系或業務協同效應。
12月以來的舉牌案例中,舉牌方紫光集團、中金集團等大多為產業資本。上海證券分析師認為,新南洋被中金集團舉牌,體現出產業資本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公司股權結構優化。
以紫光集團為主體的“紫光系”在A股資本運作不斷。除旗下控制的紫光國芯、紫光股份(000938,股吧)、*ST紫學外,“紫光系”還出現在16家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前十股東榜中,2017年還舉牌了文一科技和山東金泰(600385,股吧)。
紫光集團近年來在集成電路領域做出了百億乃至千億級別的投資。文一科技的主營業務之一是半導體塑料封裝模具、設備及配套類產品,屬于半導體行業的封裝測試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資本“抱團”聯合作戰的模式也逐漸增多。今年9月,開元股份被粵民投舉牌。粵民投是國內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民營投資平臺之一,由騰邦集團、美的控股、星河灣、立白集團等17家廣東省民營經濟龍頭企業共同發起設立。近期對ST生化要約收購成功的浙民投同樣是一個典型案例。作為浙江最大的民營投資機構,浙民投由八家浙江民營龍頭企業和工商銀行浙江分行共同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