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0月17日起,國網攀枝花供電公司進入特級保電時期,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在辦公地點,隨時待命,確保攀枝花電網安全運行。
“火眼金睛” 除隱患10月12日,該公司持續開展了10多天的保電特巡工作仍在繼續。早上9時許,變電二次運檢班的茍海山、秦沛琪收拾好工器具、打印好設備巡視卡和設備缺陷記錄,坐上電力搶修車,向目的地前進,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當天的巡視任務是斯力溝、同德、紋坪、莊上等變電站。
“巡視工作看起來一點都不顯眼,很多人都認為是‘走過場’,隨便看一眼就行了。其實,設備巡視作用很大,能夠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及早進行處理,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避免很多事故的發生。當天的任務比較重,但是也要認真對待,該檢查到位的一定要認真,不能來半點馬虎。”一路上,作為先工作兩年的師兄秦沛琪耐心的給學弟茍海山講解巡視的要點和注意事項。
驅車一個多小時,第一站來到斯力溝變電站,兩人分工協作,秦沛琪負責與監控缺陷核實處理,茍海山巡視設備、抄錄數據,拍照,一個小時完成了該站的巡視。
“為什么1號主變壓器保護裝置還有差流存在呢,你確定沒有抄錯吧?”秦沛琪看著茍海山抄錄的數據問道。
“應該是沒錯的。”
“不行,我們得返回去再仔細檢查檢查,這個裝置可能有點異常。”最終,這個缺陷沒有逃脫二次班人員的“火眼金睛”,及時消除設備缺陷。
巡視的變電站里,到處都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一天下來,每人要走20000多步,相當于步行10公里。
“不舍晝夜”作表率。10月17日晚上23時許,變電二次運檢班辦公室仍然燈火通明,羅培瑜、茍海山穿戴好工作服,堅守辦公室,隨時準備著出發。
23時50分,二人準備回休息室休息。在離開辦公室前,羅培瑜心里還是不放心,對旁邊的茍海山說道:“我們還是再去搶修車里檢查一下搶修設備,看看還沒有什么需要準備的?搶修要求8分鐘出車,搶修設備不允許有絲毫的閃失,必須確保‘萬無一失’”。在檢修壩子保電搶修車廂里,趴著兩個忙碌的身影,一手拿著手電筒,一手拿著保電搶修物資清單,認真的核對每一項搶修工器具,對于一些常用的設備如萬用表、紅光筆,一一打開設備檢查是否有電,確保搶修工器具能夠使用。
“師傅,休息了你為什么不脫工作服呢?”躺在床上的茍海山不解得問道。
“在崗值守就那么幾天,我們必須做到最好!”在這里休息比在變電站休息好多了。黑夜里的堅守,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責任。羅培瑜是駐勤大軍的第一班值守人員,他說,“我是組長,應該首先帶頭,要向黨員學習,堅守在保電第一線……”
面對重大的保電任務,攀枝花公司檢修變電二次運檢班都表現出了高度的責任感。“保電”像一種無形的“接力棒”在班上每一位員工的心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