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印度尼西亞國際消費類電子展
印尼消費類電子市場概況
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國內政治經濟局勢穩定,已經連續10年保持國民生產總值穩定增長;IMF預計,2016年和2017年新興經濟體將分別增長4.3%和4.7%。WIDODO:印尼預計2017年GDP增幅為5.3%,印尼預計2017年消費價格指數增幅約為4%,印尼預計2017年印尼盾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13300印尼盾
復交以來尤其是近年來,中印尼經貿關系全面恢復與發展,成績喜人。中國已成為印尼第一大貿易伙伴,在 2005到2015年的十年間,中印尼雙邊貿易額從167.9億美元增加到542.3億美元,增長了2倍多。
2016年5月份中國對印尼主要出口產品金額
2016年5月,中國對印尼主要出口的前五位產品是電子、機械、鋼鐵、鋼鐵制品、塑料及其制品,累計出口額為14.51億美元,占中國自印尼出口總額的47.24%。其中,電子是中國對印尼出口最大的產品,出口額為5.22億美元,環比增長7.93%;其次是機械,出口額為5.21億美元,環比增長7.03%;再者是鋼鐵,出口額為1.7億美元,環比下降15.35%。
印度尼西亞人口普遍年輕化,60%的人口在30歲以下。普遍對消費的概念很超前,對新品牌、新潮流接受程度很高,消費金融體系和信用卡透支和分期付款消費習慣讓這個市場很有活力。在過去的十年中,隨著人均購買力的提高以及消費品味的提升,印尼國內的電子市場已呈現出“長線飄紅”的態勢。從2009年起,隨著匯率的波動以及電視機和攪拌機等產品更昂貴機型的面市,電子產品的價格也以每年10-15%的速度上漲作為回應。電子產品零售商推出了更多的支付方式,使消費者可使用信用卡購買商品,這也加速了對最新技術的需求,并讓以往對這些高端產品望而卻步的人也得以享受到這些產品帶來的便利。印尼消費市場高度依賴進口,本土基本沒有制造業,尤其是消費電子。與很多成熟市場相比,這里顯然存在更多待挖掘的機會。
目前中印尼都處于經濟發展關鍵期,中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印尼處于2015-2019中期發展規劃建設時期,兩國在經濟發展中可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同時,雙邊貿易在產品結構上互補性較強。印尼的礦產品、林木、棕櫚油等在中國市場廣闊,而中國的機械、電子產品、耐用消費品則對印尼吸引力巨大。
印尼的電子行業正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發展階段,因為電子產品已從奢侈品、三類物資變為市場能夠普遍承受的二類物資。數字電視等高端技術還僅僅為中上階層的人士所承受,這類人群的隊伍也在迅速壯大;印度尼西亞的中產階級總數預計將在2016年達到1.57 億,印尼的人均收入將達到4850美元(數據來源于財政部),而人均收入的增長使跨國制造商看準了印尼國內的銷售潛力和作為東盟制造基地的優勢。雖然關于基礎設施和交通的不滿將長期存在,但許多世界知名電子和家電生產商所帶來的投資“及時雨”表明,市場的潛力戰勝了已知障礙,而且等待有可能會錯失良機。
中國是印尼消費電子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借助印尼經濟的發展、人均消費水平、消費信貸的提高,印尼消費類電子市場增長迅速,ICEEI做為國內企業首選的消費電子貿易平臺,與眾多來自印尼及周邊地區的優質采購商進行面對面地貿易交流,將為供需雙方帶來可觀的訂單及商業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