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上午10時,解讀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第四場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本場發布會主題為“堅定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四川正在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業,建設成都、自貢等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示范基地,爭取2017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2萬輛。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鐵路機場辦專職副主任代永波介紹,近年來,四川省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做大做強清潔能源產業,提高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水平,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綠色低碳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一方面,節能環保產業、低碳循環經濟加快發展,助推了經濟綠色發展的水平。四川突出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圍繞高效清潔節能鍋爐、大氣污染防治裝備等重點領域,開發應用了節能鍋爐、汽車尾氣污染控制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涌現出一大批具有一流技術和較強競爭力的節能環保企業,建成煙氣脫硫、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據悉,目前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已破千億元大關,節能環保企業超過300家,初步形成跨領域、跨行業、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四川正積極開展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園區循環化改造、“城市礦產”示范基地、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及低碳城市、園區、社區建設等試點示范,通過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帶動全省低碳循環經濟整體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代永波介紹,清潔能源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為四川省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四川省依托清潔能源大省優勢,建設國家重要的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取得明顯成效,積極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推進四川省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目前,全省水電裝機容量已突破7000萬千瓦,規模全國第一,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比重達到79.3%,新能源發電裝機從2010年的5萬千瓦增加到240萬千瓦,頁巖氣累計產量超過40億立方米。積極推進能源結構優化,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2016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提高到34%、11.9%,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推進清潔能源外送,全年超過1/3的清潔電力外送華中、華東,“十二五”期間累計外送水電3535億千瓦時,成為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為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發揮了重要作用。
談到下一步的打算,代永波直言,四川將按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精神指引,進一步突出綠色發展方向、綠色產業引領、綠色市場培育、綠色能源轉化,在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方面追求更高質量、更有效益的發展。
一是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抓好重點生態功能區和“長江源”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制定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加快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推進天然林保護二期、退耕還林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快建設。
二是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按照《四川省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辦法》和相關指標體系,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增強指標約束,引領全社會踐行落實綠色發展的各項要求和決定。
三是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業,建設成都、自貢等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示范基地,爭取2017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2萬輛。深化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推進投資多元化,研究設立綠色發展基金,加快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
四是積極融入引領全國碳市場建設,加快推進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試點,用市場化手段推動能源資源要素高效配置,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五是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行動,推動建設大宗產業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循環經濟制度創新試驗區等,著力推動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全域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示范。
六是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科學開發和高效利用,推進能源領域體制改革,加強清潔能源參與跨省跨區交易,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