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運期間,我們每天都要出去巡視檢查線路設備,如果我們的電力線路出現故障,會嚴重影響到整個鐵路生產生活秩序,那可千萬要不得。”年輕的藏族職工阿旺次仁邊走邊說。
沱沱河電力工區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600米的沱沱河鎮,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檢修維護青藏鐵路江克棟到唐古拉區間250公里的鐵路電力線路設備,保障這個區段內各鐵路生產單位以及線路信號機、鐵軌道岔融雪等設備的電力供應。
這一區段內最高點是唐古拉,海拔5072米,年平均氣溫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空氣含氧量不足內地的40%。每年10月份至次年4月份是沱沱河風沙季節,往往是風吹石頭跑,巡視線路也比平時困難得多。
不久前剛下過一場大雪,阿旺次仁和3個工友一起巡視線路,鞋踩到雪地上發出哧哧的聲音,潔白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走到電力鐵塔下面,阿旺次仁拿起手中的望遠鏡抬頭仔細檢查塔頂端的絕緣瓷瓶、螺絲、螺帽等設備部件。“那個螺絲好像有點松了,下次檢修的時候我們得上去看看。”阿旺次仁一邊跟工友說,一邊迅速在自己的日記本上記錄著設備位置、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嚴重程度。從春運開始至今,他手中的這個小本已經記了大半。
到了中午時分,阿旺次仁和工友們巡視到了唐古拉無人變電所,用電水壺燒了點水,每人泡了一盒方便面。“在外面巡視,這已經算是大餐了,熱乎的,平時巡視時沒有燒水的地方就得啃饃饃、喝涼水。”阿旺次仁說。
吃完午飯,他們又繼續沿著線路向西徒步巡視檢查。到了下午4時20分,這天的巡視任務結束了,阿旺次仁的日記本上又記錄了六七頁的工作日志。“回到工區,我得把這些整理出來,每個小問題都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