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大渡河流域的長河壩水電站和猴子巖水電站首臺機組通過驗收,投入試運行,開始并網發電。至此,四川水電裝機突破7000萬千瓦,達到了7030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的約80%,四川水電裝機在全國的占比超過五分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國水電裝機為3.2億千瓦),四川全國清潔能源基地的地位進一步凸顯。鑒于當前四川電力外送通道建設進展緩慢的現狀,這也意味著四川清潔能源的消納壓力有增無減,令人擔憂。
水電裝機增速放緩 光伏、風電成倍增長
日前,記者從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獲悉,2016年,四川電網全網新增裝機434.6萬千瓦,其中水電292.4萬千瓦,同比增長4.35%,增速階段性放緩;新增風電66.3萬千瓦,同比增長90.3%,新增光伏62.6萬千瓦,同比增長169%,新能源裝機規模成倍增長。而火電發電小時數則首次降至2000小時以下。
據了解,在過去的“十二五”期間,四川水電進入大規模集中投產期。隨著錦屏、溪洛渡左岸等大型水電站陸續竣工投產,全省水電五年來累計投產達3976萬千瓦,年均增長18.6%,相當于投產近兩座三峽電站。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也同步進入高速增長階段。而受宏觀經濟影響,我省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幾乎呈逐年下降趨勢,2011-2015年同比分別增長13.07%、4.53%、6.46%、3.81%、-1.1%。雖然2016年四川全社會用電量止滑回升,增長預計將達5.42%,但這并不足以扭轉電力供應供大于求的局面。發電裝機快速增加與省內外用電需求的脫節,導致全省發電產能嚴重過剩。
而這種情況在2017年并沒有好轉的跡象。據業內人士測算,2017年,預計新增水電裝機將超過550萬千瓦,其中,長河壩、猴子巖水電站機組將全部投產;新增風電155萬千瓦,光伏46.4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進一步提升,而火電發電小時數將繼續保持在2000小時以下。
經濟回暖趨勢明顯 用電、外送均創新高
據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四川省全社會用電量預計將達2100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已成定局。四川是全國第八個全社會用電量超過2000億千瓦時的省份,穩居西部地區首位。今年1-11月,我省全社會用電量平穩增長,增幅同比達5%,全省21個市(州),有17個市(州)實現正增長,其中14個市(州)增速在5%以上。工業用電量總體實現由負轉正、止跌回升,反映了我省工業經濟回暖趨勢明顯。
受今夏持續高溫天氣影響,全省用電負荷連續9次、日用電量連續8次創下歷史新高,最高分別達到3283.6萬千瓦、6.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均超過15%,全川15個市(州)用電負荷107次創新高,增幅超過兩位數的達到14個。
創歷史新高的不止用電量。截至12月28日,2016年四川全口徑累計外送電量12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向上、錦蘇、溪浙三條直流特高壓輸電線路在水電外送中擔當“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