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如何發展? 專家來川解讀
-------------------------------------------------------------------------------------------
發布日期:2016-12-20
信息來源:原創
日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專家組組長、中國電力信息通信領域學術帶頭人劉建明做客電子科技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論壇,在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做了題為《“智能電網技術及裝備”重點專項“十三五”實施思路》的學術報告。來自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師生,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和華為公司的技術骨干聆聽了此次報告。報告由能源學院黨委書記兼執行院長黃琦教授主持。
劉建明從國務院《“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入手,詳細解讀了國家“6+9”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隨后,他從實施方案及其標志性成果、組織凝練過程、方向及主要任務和標志性成果詳細解讀了國家“智能電網”重大工程和“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產生過程和國家層面的戰略思路與實施方案。并對已經開始實施的2016年19個項目和正在申報的2017年指南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他表示,“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將圍繞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調控、大電網柔性互聯、多元用戶供需互動用電技術、多能源互補的分布式供能與微網、智能電網基礎支撐技術等五大方向,面向國際領先水平開展研究,在智能電網領域力爭突破核心技術,實現智能電網關鍵裝備和系統國產化,提升我國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五大方向在世界上處于并跑和領跑狀態。
報告結束后,劉建明圍繞大電網運行與調度技術、新一代電力線通信技術和傳感網絡技術等問題進行了詳細、深入地探討。劉建明希望,四川能源領域的研究力量能夠進一步凝練方向,充分利用好四川特殊的能源資源稟賦,抓住四川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歷史機遇,為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的實施貢獻力量。